广东球墨铸铁管

新闻分类

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
海燕策略百家

电话:0757-28080807  

传真:0757-28080807

手机:13929998715

QQ号:799027054

网址:

地址: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广东乐从钢铁世界B2区南一路06、08号

球墨化处理关键技术:镁合金添加与球化率控制分析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动态 >> 技术知识

球墨化处理关键技术:镁合金添加与球化率控制分析

发布日期:2025-10-21 作者:建功实业 点击:

一、 镁合金添加技术:球化处理的“心脏”

镁(Mg)是球墨铸铁中实现石墨球化的关键元素。它的主要作用是:


脱硫去氧:优先与铁水中的硫和氧反应,生成MgS、MgO等渣滓,消除硫、氧这些阻碍石墨球化的“反球化元素”。


改变石墨形态:残留在铁水中的微量“残余镁”会吸附在石墨晶核的表面,降低其基面表面能,促使石墨在各个方向上均匀生长,从而形成球状石墨。


由于纯镁沸点低(约1100℃),远低于铁水温度(约1400-1500℃),直接加入会引起剧烈沸腾和喷溅,极其危险。因此,工业上均采用镁合金形式进行添加。主要的添加技术有以下几种:


1. 冲入法

这是常用、传统的方法。


工艺过程:将破碎成块的镁合金(通常为稀土硅铁镁合金,如Mg5-10%)放入浇包底部的“堤坝”式凹坑内,并覆盖上孕育剂或草灰等覆盖剂。然后将高温铁水冲入浇包,铁水首先淹没合金块,使其在底部反应。


关键技术控制点:


铁水温度:出炉铁水温度必须足够高(通常>1450℃),以补偿冲入和反应过程中的温降。


覆盖与压紧:覆盖剂必须有效,防止合金过早反应。有时会用“压板”将合金压住,减缓其上浮速度,提高吸收率。


铁水流:采用“高、大、稳”的铁水流冲击,确保合金被迅速淹没和充分搅拌。


优点:设备简单,操作灵活,适应性强。


缺点:镁吸收率较低(通常20%-40%),反应有烟尘和闪光,劳动条件较差。


2. 盖包法(密封冲入法)

是冲入法的改进型。


工艺过程:在普通浇包上加一个带引流槽的特制包盖。铁水冲入时,包内空气和反应烟气从引流槽排出,形成“气锁”,增加了铁水对合金块的静压力,从而抑制了镁的沸腾和喷溅。


优点:比普通冲入法镁吸收率提高约10%,烟尘减少,更环保。


缺点:需要特制包盖。


3. 喂丝法

现代、专业、准确的控制方法。


工艺过程:将镁合金粉末包裹在薄钢带内,制成线状“包芯线”。通过专用的喂丝机,以可控的速度将包芯线直接插入到装有铁水的浇包底部。


关键技术控制点:


喂丝速度与深度:必须保证线材能穿透渣层并到达包底才熔化反应。


包芯线成分与直径:可根据需要定制,实现成分微调。


优点:


极高的镁吸收率(可达50%-70%以上),用量准确,成本可控。


过程稳定可控,几乎无烟尘,劳动条件好。


易于自动化,重现性好,适合大批量、高质量生产。


缺点:初期设备投资较高。


球墨铸铁


二、 球化率控制分析:质量的核心体现

球化率是指在金相视野中,球状石墨数量占所有石墨(包括球状、团状、蠕虫状、片状)总数的百分比。它是衡量球化处理成功与否直观的指标。控制球化率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以下关键因素:


1. 残余镁与残余稀土含量

残余镁量:这是核心的因素。通常要求残余Mg含量在0.03%~0.06%之间。过低则球化不良,会出现蠕虫状或片状石墨;过高则易形成渗碳体,导致铸件白口化倾向增加,韧性下降。


残余稀土量:稀土元素(如Ce, La)能中和反球化元素的干扰,有辅助球化和净化铁水的作用。但与镁需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,过高会使石墨形态恶化,产生“开花状石墨”或“碎块状石墨”。


2. 反球化元素

硫(S)和氧(O)是主要的反球化元素。处理前必须将原铁水的S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(通常<0.02%)。镁的加入量必须足以中和掉所有的S和O后,还能保有足够的残余量来保证球化。


其他微量元素如铅(Pb)、铋(Bi)、锑(Sb)、钛(Ti)等,即使含量极低(ppm级别),也会严重干扰球化,必须严格控制炉料。


3. 孕育处理

孕育处理与球化处理相辅相成,是提高球化率和增加石墨球数的关键手段。


作用:提供大量的、弥散分布的异质结晶核心,促进石墨形核,形成数量多、尺寸小、圆整度好的石墨球。


时机:必须紧随球化处理后进行,通常采用“随流孕育”或“型内孕育”。


技术:使用孕育剂(如含Ba、Sr、Zr的硅铁基孕育剂),并防止孕育衰退。


4. 冷却速度

铸件的冷却速度直接影响石墨的形态和基体组织。


过快:在薄壁处,冷却过快可能导致石墨球化不良,甚至出现渗碳体。


过慢:在厚大断面处,冷却缓慢,镁元素可能发生偏析和衰退,导致石墨畸变,球化率下降,出现“碎块状石墨”。为此,常采用钼、镍等合金化元素来改善厚大断面的性能。


总结:两者的协同关系

镁合金添加是“因”,球化率是“果”。


准确的镁合金添加(通过喂丝法等技术)为获得高球化率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物质基础。它确保了铁水中拥有适量且稳定的残余镁/稀土量。


全面的球化率控制(通过控制化学成分、强化孕育、优化冷却等)是对球化效果的巩固和保障,它确保了残余镁能够很大限度地发挥其球化作用,生成圆整、细小的石墨球。


因此,要稳定生产高质量的球墨铸铁件,必须将镁合金添加技术与球化率的全过程控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,从原材料、熔炼、处理到浇注冷却,进行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。其中,喂丝法的推广应用和瞬时孕育技术的结合,代表了当前球化处理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。


本文网址:/news/833.html

关键词:球墨铸铁管,球墨铸铁,球墨铸铁排水管

上一篇:柔性球墨铸铁管接口的抗震性能分析
下一篇:没有了

最近浏览:

在线客服
分享 一键分享